深圳市寶安區(qū)富源學校被質疑存在“高考移民”是真的嗎?事情后續(xù)是什么?
近日,深圳市寶安區(qū)富源學校被質疑存在“高考移民”。事后,廣東省教育廳下發(fā)通知,要求各地于5月10日前對從外省轉入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校就讀的學生轉學條件進行全面排查。
事件的著火點,由4月底深圳市高三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成績引爆。在這份成績單中,位于深圳市寶安區(qū)的富源學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該校有6名學生考入全市理科前十,遠超本地知名的四大公立高中。
家長們質疑,一個近幾年中考招生分數線只有300多分的民辦高中,一下子培養(yǎng)出這么多尖子生,不合常理。結合該校2016年引入衡水中學合作辦學,人們猜測,這批尖子生是直接引進自衡水中學的“高考移民”。
據了解,2016年11月,衡水中學深圳市富源分校揭牌成立。據2017年富源學校官網高中部招生宣傳,該校與衡水中學的合作辦學內容中包括聯合招收新生,開辦衡水班。此外,富源學校和衡水中學的學生頻繁撞名。如今年的應屆高考生崔某龍,2018年春季,在第31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初賽)一等獎學生名單中,他是衡水第一中學高二學生;而當年10月公布的第32屆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廣東省隊名單中,他又成了深圳富源學校的高三學生。而像他這種情況并非孤例。
事后,深圳市教育局在其官方微博發(fā)布說明稱,富源學校學生(包括戶籍在廣東省內深圳市外的)均提供了戶籍所在地公安部門及深圳市學籍管理部門對其戶籍、學籍的審核證明,手續(xù)齊全、資料完整,符合在深圳參加高考的報名條件。
然而,一些證據顯示,富源學校的這些優(yōu)等生,存在或多或少的“人籍分離”現象。拿崔某龍來說,在廣東省2019年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考生成績轉入結果認定的通知文件里,明確他是在衡水中學參加了高中畢業(yè)考(俗稱會考),隨后將成績轉入的。
根據廣東省高考報名的政策規(guī)定,廣東省戶籍學生可在廣東省內報名參加高考;如果為非廣東戶籍,考生(家長)必須具備“兩個合法”“三個三年”的條件,即具備合法穩(wěn)定職業(yè)、合法穩(wěn)定住所以及學籍、社保、居住證各滿三年。對此,廣東省教育部門相關人員解釋,只有戶口不在本地的,才需要滿足“兩個合法”“三個三年”。而只要戶口在本地,無論何時轉入,在哪就讀,均不受此限制。從這個意義上說,富源學校在深圳申請高考報名的學生,的確都是符合廣東省高考報名資格的。那么,是不是有了戶口,政策合法,就可以排除“高考移民”的嫌疑?
據此,教育專家分析認為,富源學校的行為,表面手續(xù)合法化了,但人籍分離,屬于典型的“高考移民”,程序合法并不證明沒有問題。
目前,廣東省教育廳下發(fā)了《關于做好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成立“高考移民”專項行動工作組,開展治理“高考移民”專項行動,并于5月10日前對從外省轉入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校就讀的學生轉學條件進行全面排查,重點排查其學籍、戶籍轉入是否合法合規(guī)。